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纪念亭

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纪念亭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九龙村九里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梅州市八个县(区、市)是原中央苏区所属县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以九龙嶂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是历次革命战争领导指挥粤东北地区的大本营,被史学界誉为“粤东井冈山”。1927年10月,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创建于此;1928年夏古大存领导的梅、埔、丰、兴、华五县暴动委员会,梅、埔、丰、兴、华、揭、潮七县联合委员会诞生于此,统一了党和武装斗争的领导,为根据地的形成和成为原中央苏区奠立了基础,推动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东江苏维埃政府在八乡山的建立。1929年10月,以朱德为军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转战于此,推动了粤东北苏区的发展,促进了后来粤东北苏区与赣闽苏区连成一片。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支援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梅、埔、丰、兴、华边区成为粤东解放战争的策源地,闽粤赣边区党组织及其武装激战在九龙嶂周边地区,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数十年的艰苦斗争历程中,彭湃、周恩来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朱德、林彪、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开国元帅和粟裕、谭政、罗瑞卿大将曾在这里战斗活动过。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人民无私无畏支持革命,为根据地建设和梅州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发生在九龙嶂及周边的战斗达233场,牺牲烈士1276名,其中红军烈士302人。他们的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永垂青史。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必将为中共党史、军史和中央苏区史添上浓重一笔而彪炳千秋。

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2015年9月建成,二层楼房,砖混结构。馆内有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展示,陈列面积120平方米,展线长度35米。九龙嶂革命斗争历史纪念亭与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毗邻,2009年6月建成,为水泥框架结构,黄色琉璃瓦。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纪念亭总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750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

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于2016年11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龙嶂革命斗争纪念馆、纪念亭于2018年8月被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梅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8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1年7月被中共梅州市委组织部、中共梅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为“梅州红十景”。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