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推动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8-11-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259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收藏
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亲""清"概括新型政商关系。在近期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怎样打交道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底线。
作为党的政治机关,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足职责定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助力经济发展。
从严监督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政商交往,必须要坚守"清"这个原则底线,没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公平公正、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就无从谈起。
不健康的政商关系往往包含了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坚决防范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渗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当官发财两股道,甘蔗不能两头甜"。界限是边界,清白是底线。今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纪委监委针对政商关系不清的突出问题,对反映官商勾结、亦官亦商的信访举报件进行全面梳理,深挖问题线索,持续"亮剑",斩断官商勾结利益"黑链条"。
"从近年查处的典型案件看,一些党员干部收受的贿赂,就是所谓"干亲"送的。"重庆市荣昌区纪委监委围绕构建清爽政商关系,把源于重庆"袍哥"文化的"交结干亲""打干亲"行为从严整治,发现党员、干部与服务对象以"干亲"关系为名,进行利益输送、结"小圈子"的,依纪依法予以查处。
利用职务便利,收受房地产开发企业给予的财物;多次接受他人请托并收受财物77万元,帮助他人承揽工程;违规接受企业安排的旅游,违规收取承建企业的项目保证金……今年9月,陕西省汉中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强化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强有力的问责压实责任,查处曝光了一大批相关案例,持续释放全面从严的信号。
剑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员干部与企业交往既要"清"也要"亲",关键要找准定位,增强服务意识。
然而,当前个别党员干部面对企业,服务意识淡漠,借口避嫌,对企业摆出"冷面孔",该办的事不办,该管的事不管,推诿扯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2018年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蓝皮书显示,就政商关系而言,目前涉企服务中的"轻型"腐败行为、不当行为和不作为等仍不同程度存在,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困扰。针对这些问题,今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坚持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着力整治和纠正不作为、不担当、乱作为、吃拿卡要等问题,严肃追究营商环境中的失职失责和作风问题。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039起,追究问责193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195人。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聚焦"不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对18家作风整顿重点省直单位和13个地市进行交叉检查,对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零容忍",一律严查快办、公开曝光。截至今年9月,全省共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695个、责任追究831人,该省纪委监委分5批对27起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曝光。
浙江省瑞安市纪委监委通过多方"问症",查摆企业在瑞投资兴业遇到的问题、难题,在梳理出的包括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惠企服务、审批流程等方面的100多个影响营商环境问题中,确定33个涉企重点单位共68个影响营商环境的重点问题清单,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市作风办通过落实"一月一报"自查、常态化督查、"两月一专项督查"制度,紧盯问题整改进度,促营商环境提升举措落地生效。今年以来,共出动人员263人次,检查单位473家,督办18个影响营商环境问题完成整改,25个问题在8月底前限期完成整改。督查中,对工作推进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并对移交问题实行"对账销号",对逾期不能销号的启动问责程序。
"过去找政府办事,第一个念头就是找熟人;遇到阻力,就想着要"表示表示"疏通一下。现在都不需要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感觉一下子轻松了。"这是近几年江苏省无锡市华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清的内心实感。无锡市纪委监委出台了《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守则(试行)》,明确10项政商行为守则,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严厉惩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督促政府和领导干部当好"店小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清爽营商环境
亲则两利,清则相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键是从根本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政商交往中的廉政风险点,特别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建章立制,营造公平清爽的营商环境。
河南省漯河市着眼于精准预防腐败行为、精准监督从政行为,在全市推行以"明权清单化、用权规范化、监权透明化"为核心的"阳光漯河"建设,着重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构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公开透明、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监督便捷的信息公开监督体系,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动力。该市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推行投资项目"一窗受理",行政服务"一次办妥",给企业提供"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的高效服务,刷新了便民利企新速度,打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
"既防止"亲"而不"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又防止"清"而不"亲",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拒商远商……"浙江省诸暨市从"亲""清"政商关系切入,制定《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列出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的4张"双向清单"30项内容,提出要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建立公职人员与企业之间"既亲切真诚、又清白纯洁,亲不逾规、清不远疏,双向通畅、界限分明,于公有利、发展有益,有为且有畏"的新型关系,进一步拧紧了政商交往的"安全阀"。
深圳市纪委监委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探索标本兼治为目标,将反腐败工作向社会领域延伸,做到权力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覆盖到哪里,积极开展行业协会自律试点工作。继去年出台了国内首个反贿赂领域的地方标准后,又在今年3月出台《关于加强党的领导推进行业自律拓展预防腐败工作领域的实施意见》。
"政商交往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早在2016年4月,广东省通过大量调研,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尽可能详尽地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给政商交往提供了一张"明白纸",以解决"谈商色变"和"勾肩搭背"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