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据共享比对 赋能社会救助提质增效——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精准监督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6   字号: 订阅 收藏

“没想到民政部门会主动找到我,这么快就落实了救助政策,这笔钱不仅解决了医疗费的问题,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日前,市、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到丰顺县低保对象张某家中走访了解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时,张某满怀感激地说道。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县民政部门多方协同发力,通过将医保部门推送的居民大病医保数据与社会救助数据进行筛查比对,及时掌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致困的情况。丰顺县低保对象张某因患鼻咽癌住院治疗,个人自付费用约4.5万元,市民政部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县民政部门推送信息,通过核查家庭实际情况、比对政策标准,最终核准将该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部门数据共享不畅是制约社会救助精准化的瓶颈。为此,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对民政、医保数据比对工作链条缺少闭环、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进行研判,协调市民政、医保部门以机制创新破解协同难题,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共享体系。同时,聚焦困难群体开展全量数据扫描,推动救助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升级。

“市民政部门也会及时将社会救助数据推送给市医保部门进行筛查比对,方便其查缺补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织密精准救助的‘防护网’。”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说。据统计,今年以来发现存疑数据4917条,经核实后为306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社会救助对象办理了补救助。

“不能等群众开口求助了再去办。”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深入推动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推动民政、医保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主动发挥政策关怀,由镇村社工入户调查核实,及时掌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致困的情况,对因重大疾病遇困者实施临时救助2276人次,支出临时救助金及发放物资约457万元,实现一线走访摸排与数据筛查紧密结合,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社会救助是兜底低收入群体的重要保障制度,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与衣食冷暖。数据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接下来,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将持续监督推动市民政部门通过低收入人口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处置工作,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提前介入特困人群因教育、医疗等面临的困境,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实现对困难群众的精准救助。